什么是幽門螺旋桿菌問
什么是幽門螺旋桿菌
-
-
朱蘭香主任醫(yī)師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向他提問
幽門螺旋桿菌是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腸內的革蘭氏陰性菌,呈螺旋等狀具鞭毛,喜微氧、胃內酸性不強且有黏液層保護的環(huán)境,通過口-口、糞-口傳播,可引發(fā)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兒童因免疫系統(tǒng)不完善等更需關注,有相關家族史人群應警惕,要培養(yǎng)良好衛(wèi)生習慣。
形態(tài)特征
幽門螺旋桿菌呈螺旋狀或S形、弧形,具鞭毛,這使得它能夠在胃內的黏液環(huán)境中靈活運動,以利于尋找適宜的生存位置。
生存環(huán)境
它喜歡在微氧環(huán)境中生存,適宜在胃內酸性不強的環(huán)境下定植,胃內的黏液層為其提供了一定的保護,使其能躲避胃酸的直接殺傷。
傳播途徑
口-口傳播:比如共用餐具、水杯,家庭成員之間通過接吻等親密行為都可能傳播幽門螺旋桿菌。
糞-口傳播:幽門螺旋桿菌可隨糞便排出體外,如果污染了水源或食物,健康人接觸后就有可能被感染。
與疾病的關系
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它會破壞胃黏膜的防御機制,導致胃黏膜反復受到炎癥刺激。
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影響胃十二指腸的酸堿平衡和黏膜修復等,容易引發(fā)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性潰瘍疾病。
胃癌:大量研究表明,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的Ⅰ類致癌因子,它可通過多種機制,如誘發(fā)慢性炎癥、引起氧化應激、影響細胞增殖和凋亡等,增加胃癌發(fā)生的風險。
對于兒童群體,由于其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尚不完善,且可能存在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共用餐具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后更需關注。家長應注意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如教導兒童勤洗手、不共用餐具等,以降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風險。對于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相關疾病家族史的人群,也應提高警惕,定期關注胃部健康狀況,如有不適及時就醫(yī)檢查。
本文由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局鞒謩?chuàng)作,著作權屬于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
高血糖能吃紅薯嗎
高血糖患者在飲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飲食,...
- 傳說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嗎
- 5類人不宜常吃雞蛋 尤其是這種人
- 肚臍的泥摳不得 摳著摳著就有大問
- 一份簡單早餐背后的殺機
- 胃不好應該多吃面條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