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肝膽胰系統(tǒng)疾病,對肝癌、膽管癌、胰腺癌的診斷、可切除性預測、術前綜合治療、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治有較高的造詣,熟練掌握肝膽外科微創(chuàng)技術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
向 Ta 提問
-
肝膽實火與虛火的區(qū)別
肝膽實火與虛火的區(qū)別主要在于病因、表現(xiàn)及治療方法方法不同。 1.病因:肝膽實火主要是因為外感熱邪或者飲食不當、情志不調等因素引起肝陽上亢(肝陽偏旺,引起頭暈、目眩、頭痛等癥狀)所致。虛火主要是由內傷所致,如體內臟腑津液、氣血等被逐漸消耗,導致機體陽氣偏盛而陰液不足引起肝陰虛,虛火旺盛。 2.表現(xiàn):肝膽實火的表現(xiàn)有面紅目赤、頭痛欲裂、口干口苦、眼屎多,大便干結等。而肝虛火主要有潮熱(一陣一陣地發(fā)熱)盜汗(入睡后汗出異常,醒來后汗出停止)、五心煩熱(兩手心和兩足心發(fā)熱,并自覺心胸煩熱)、頭暈耳鳴、視物模糊干澀、女性還可見月經不調等癥狀。 3.治則:臨床上肝實火主要以疏肝瀉火、清熱解毒(清除體內熱毒邪氣)為治法,如龍膽瀉肝丸等。而肝虛火主要是以滋補肝陰、清降虛火為治法,如一貫煎、知柏地黃丸等。 如有不適建議積極就醫(yī),由專業(yè)醫(yī)生進行判斷。
2025-04-01 03:34:50 -
膽道閉鎖是怎么引起的
膽道閉鎖又叫先天性膽道閉鎖,顧名思義它是先天性的,但是目前有一些學說認為它并不是出生之前就有問題,有的學者認為是出生以后可能有一些病因導致小嬰兒的膽道,它逐漸逐漸就由一個正常膽道發(fā)展為閉鎖的膽道,也就是后天的一些因素也可能導致膽道閉鎖。 這些原因有肝臟內的,包括膽道內的炎癥,新生兒肝炎,這種情況下可能會發(fā)展為膽道閉鎖。有一些與遺傳、環(huán)境,或者其他因素有關的一些刺激因素,它也可以讓患兒發(fā)展為膽道閉鎖。 還可能在懷孕過程當中母親的一次感染,通過胎盤,通過血液傳播給胎兒,它也可能會導致胎兒的膽道病變,從而發(fā)展為膽道閉鎖。 還有一些免疫因素,就是胎兒他可能本來就存在一些免疫方面的問題,有免疫因素的功能紊亂,導致他自身免疫系統(tǒng)對自身的膽管產生了一些排斥,所以這也可能是疾病的原因之一。 總體來說,現(xiàn)在有各種學術,但是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意見。
2025-04-01 03:34:49 -
膽道炎癥用什么消炎藥
膽道炎癥用什么消炎藥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根據(jù)病情的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藥物。需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可能用到的藥物有頭孢菌素、β-內酰胺酶抑制劑的復合制劑、單環(huán)類藥物等。 1.輕度: 可選擇一代或二代頭孢菌素(如頭孢替安)或氟喹諾酮類藥物(如莫西沙星等)。 2.中、重度: 可選擇β-內酰胺酶抑制劑的復合制劑(頭孢哌酮/舒巴坦、氨芐西林/舒巴坦等)、第三代和第四代頭孢菌素(頭孢哌酮、頭孢曲松、頭孢他定等)、單環(huán)類藥物(氨曲南)等。 3.膽道引流: 中度、重度急性膽管炎,單純支持治療和抗菌治療無效時,需立即進行膽道引流治療。常見引流法有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ERCP)下引流術和內鏡下鼻膽管引流術(ENBD)等。 膽汁培養(yǎng)結果可進一步指導抗菌藥物使用。平時需選擇低鹽低脂飲食,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油膩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025-04-01 03:34:48 -
預防膽結石的方法有哪些
預防膽結石的方法包括合理規(guī)律飲食、適當運動、控制體重等。 1.為了預防膽結石的發(fā)生,要注意規(guī)律飲食,三餐要定時定量,比如長期不進食早餐,在膽囊內儲存一晚的膽汁不能及時排出,在囊內儲存時間過久導致膽汁黏稠,增加患膽囊結石的可能性。 2.要注意選擇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長期高脂高膽固醇飲食,會使膽汁中的膽固醇水平過高,膽固醇濃度過飽和,容易析出形成膽固醇結晶結石。 3.要注意選擇低糖飲食,糖能夠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可以使膽固醇增加,從而導致膽汁中的膽固醇處于過飽和狀態(tài),使膽結石風險增加。 4.為了預防膽結石的發(fā)生,要注意適當運動,使體重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避免過度肥胖,肥胖人群膽固醇合成分泌增加,膽固醇過度飽和易形成結石。 預防膽結石的發(fā)生主要依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適當?shù)倪\動,還需按醫(yī)囑要求定期進行體檢篩查。
2025-04-01 03:34:47 -
肝膽濕熱和脾胃濕熱的區(qū)別是什么
肝膽濕熱是指濕熱之邪,蘊結肝膽疏泄失職所致的證候。脾胃濕熱是指濕熱中阻,脾失健運所致的癥候。兩者的病位不同,病機不同,主要臨床表現(xiàn)及治療亦不同。 1.病位:肝膽濕熱的病位在肝膽。脾胃濕熱的病位在中焦脾胃。 2.病機:肝膽濕熱的病機是濕熱蘊結肝膽,致使肝膽的各種疏泄功能失職。而脾胃濕熱的病機是濕熱阻滯中焦脾胃,導致脾失健運。 3.主要臨床表現(xiàn):肝膽濕熱的臨床表現(xiàn)為脅肋脹痛、厭食油膩、腹脹口苦;或者身目發(fā)黃;或陰囊濕疹;或婦人帶下黃臭;舌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等。而脾胃濕熱的臨床表現(xiàn)是厭食、嘔惡口苦、脘腹脹滿、身重體倦、大便粘膩,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等。 4.治療:治療肝膽濕熱的中成藥有龍膽瀉肝丸、當歸龍薈丸等。治療脾胃濕熱的中成藥有香砂平胃丸、平胃散等。 藥物的服用須在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2025-04-01 03: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