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肺、食管和縱隔疾病的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及胸部腫瘤的綜合治療。
向 Ta 提問
-
胸膜的定義及其分布是什么
胸膜是覆蓋于肺表面、胸廓內面、膈上面及縱隔側面的漿膜分為臟胸膜與壁胸膜,臟胸膜緊貼肺實質及肺葉間裂,壁胸膜的肋胸膜襯覆肋骨等相關結構內面,膈胸膜覆蓋膈上面,縱隔胸膜貼縱隔兩側面且中部包繞肺根移行臟胸膜,胸膜頂是壁胸膜突入頸根部覆蓋肺尖上方的部分。 一、胸膜的定義 胸膜是覆蓋于肺表面、胸廓內面、膈上面及縱隔側面的一層漿膜,可分為臟胸膜與壁胸膜兩部分。臟胸膜緊貼肺實質,并深入肺葉間裂內;壁胸膜則按部位分為肋胸膜、膈胸膜、縱隔胸膜和胸膜頂。 二、胸膜的分布 (一)臟胸膜 臟胸膜(肺胸膜)緊密貼附于肺的表面,并深入肺葉間的裂隙中,與肺實質緊密結合,不能輕易分離。 (二)壁胸膜 1.肋胸膜:襯覆于肋骨、肋間肌及其相關結構的內面,是壁胸膜中面積最大的部分,與胸壁結構貼合緊密。 2.膈胸膜:覆蓋在膈的上面,與膈緊密相貼,不易分離。 3.縱隔胸膜:貼附于縱隔的兩側面,其中部包繞肺根并移行于臟胸膜。 4.胸膜頂:是壁胸膜向上突入頸根部的部分,覆蓋肺尖上方,高出鎖骨內側1/3上方2~3cm。
2025-09-10 13:49:24 -
何為肋間炎,有什么癥狀
肋間神經炎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肋間神經炎性病變,主要表現為胸部疼痛、感覺異常、運動障礙等,部分特殊人群還可能出現水皰等癥狀,需及時就醫(yī)明確診斷并治療。 肋間神經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指由于不同原因的損害,如:胸椎退變、胸椎損傷、胸椎硬脊膜炎、腫瘤、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縱膈、胸膜病變,肋間神經受到上述疾病產生的壓迫、刺激,出現炎性反應,而出現以胸部肋間或腹部呈帶狀疼痛的綜合征。其主要癥狀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胸部疼痛:疼痛會沿著肋間神經分布,呈陣發(fā)性或持續(xù)性,深呼吸、咳嗽或打噴嚏時疼痛加重。 2.感覺異常:患者可能會出現胸部皮膚麻木、過敏、感覺減退等異常感覺。 3.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炎可能會影響肋間肌的運動,導致患者呼吸受限、乏力等。 4.其他癥狀: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發(fā)熱、乏力等全身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由于免疫力較低,發(fā)生肋間神經炎后,可能會出現局部水皰等癥狀。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9-10 13:48:43 -
肺癌早期的腫瘤是多大
肺癌早期腫瘤大小無絕對統(tǒng)一數值,多數早期肺癌腫瘤直徑多在3厘米以下,因病理類型等有差異,不同年齡人群及有吸煙史、家族病史人群需關注肺部相關情況,長期吸煙、有家族病史者發(fā)現肺部小病灶需重視,通過細致影像學檢查判斷早期肺癌及腫瘤情況。 對于不同年齡的人群,兒童患肺癌極為罕見,若發(fā)生肺癌多為其他特殊情況;中青年人群如果發(fā)現肺部有可疑小結節(jié)等情況需密切關注;老年人群本身肺部功能等有所減退,當發(fā)現肺部有小于3厘米的病灶時也需要進一步排查是否為早期肺癌等情況。在生活方式方面,長期吸煙人群肺部更容易出現異常結節(jié)等情況,若發(fā)現肺部有疑似早期肺癌的小病灶時需格外重視,因為吸煙是肺癌的重要高危因素,會增加肺部出現異常病變包括早期腫瘤的風險。對于有肺癌家族病史的人群,即使肺部發(fā)現的腫瘤直徑較小,也需要更嚴謹地進行檢查評估,因為遺傳因素可能會使個體患肺癌的風險增加,需要通過更細致的影像學檢查(如低劑量螺旋CT等)來準確判斷是否為早期肺癌以及腫瘤的具體情況等。
2025-09-10 13:47:56 -
先天性肺囊腫怎么去除
先天性肺囊腫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時機綜合囊腫大小、位置、是否感染等因素選擇,新生兒手術需謹慎評估整體狀況,嬰兒及兒童手術前后家長要配合護理,術后注意相關事項且日常生活要預防呼吸道感染。 特殊人群注意事項 新生兒:新生兒患先天性肺囊腫時,由于其各器官功能發(fā)育尚不完善,手術風險相對較高。需要在出生后密切監(jiān)測呼吸、血氧等情況,手術前要進行全面的評估,包括心臟超聲等檢查,以確保手術能夠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進行。術后要加強呼吸支持、營養(yǎng)支持等護理,密切觀察傷口恢復及有無并發(fā)癥發(fā)生。 嬰兒及兒童:嬰兒和兒童在手術前后都需要家長密切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術前要安撫兒童情緒,使其能夠較好地配合檢查和手術準備;術后要注意傷口的護理,避免兒童劇烈活動導致傷口裂開等情況,同時要關注兒童的呼吸、體溫等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yī)生。對于有先天性肺囊腫的兒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因為感染可能會加重囊腫的病情,影響恢復。
2025-09-10 13:46:25 -
肺癌有沒有傳染的可能
肺癌不具傳染性,其由長期大量吸煙、空氣污染、職業(yè)暴露、遺傳易感性等多種因素致肺部細胞遺傳物質改變、異常增殖引發(fā),不同年齡層、性別患病概率有差異,長期吸煙、接觸污染環(huán)境或特定職業(yè)者需注意,有家族史人群要密切關注肺部健康、定期體檢。 對于不同年齡層來說,兒童患肺癌的概率相對較低,但如果有家族遺傳易感性等情況也需要引起關注;中青年人群如果有長期吸煙等不良生活方式則會增加患病風險;老年人本身身體機能下降,各種致癌因素的長期累積也可能導致肺癌發(fā)生。性別方面,男性患肺癌的概率通常相對高于女性,可能與男性吸煙等接觸致癌因素的概率較高有關。在生活方式上,長期吸煙的人群患肺癌風險顯著升高,戒煙可以降低患肺癌的風險;接觸空氣污染嚴重環(huán)境、從事某些特定職業(yè)(如礦工等接觸粉塵、有害物質的職業(yè))的人群也需要做好防護來降低肺癌發(fā)生幾率。對于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更加密切關注自身肺部健康狀況,定期進行體檢篩查等。
2025-09-10 13: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