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發(fā)熱性疾病,新冠肺炎等疾病的診治。
向 Ta 提問
曾艷麗,副主任醫(yī)師,碩士研究生生導師,河南省人民醫(yī)院感染科亞專科主任?,F(xiàn)任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肝衰竭學組委員。具有較強的臨床與科研結合能力,目前主持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4項,以第一作者發(fā)表論文10余篇,其中SCI三篇,累計影響因子9分。具備扎實的醫(yī)學基礎理論和專業(yè)知識,擅長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發(fā)癥、重癥肝炎、肝癌及發(fā)熱待查等疾病的診療。榮獲“河南省醫(yī)學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和“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各一項,獲得河南省人民醫(yī)院“十佳青年科技標兵”稱號,并被評為“23456”人才工程3階段優(yōu)秀人才。
展開-
酒后多久能打破傷風
酒后不影響打破傷風針時間安排,傷口淺可清潔消毒后接種,傷口深不管飲酒與否都盡早打,兒童要觀察反應護理細,過敏體質告醫(yī)謹慎,有基礎病史告醫(yī)關注狀況。 傷口情況與破傷風針接種的關系 傷口較淺的情況:若傷口只是表皮輕微擦傷,即便飲酒后,也應盡快對傷口進行清潔消毒等處理,同時可正常接種破傷風疫苗。因為表皮擦傷感染破傷風的概率相對較低,但清潔消毒傷口能降低其他細菌感染風險。 傷口較深的情況:當傷口較深,比如被生銹鐵器扎傷等,此時無論是否飲酒,都應盡早接種破傷風針。因為較深的傷口形成了相對厭氧的環(huán)境,適合破傷風桿菌繁殖,感染破傷風的可能性較大,所以需及時接種,飲酒不構成延遲接種的絕對因素。 不同人群的特殊情況 兒童群體:兒童若酒后有較深傷口需接種破傷風針,要格外注意接種后的反應觀察。兒童的免疫系統(tǒng)和身體代謝與成人有所不同,接種后需密切關注是否有過敏等異常反應,同時對傷口的護理要更精細,遵循兒科安全護理原則,確保兒童的健康。 過敏體質人群:過敏體質者酒后接種破傷風針需更加謹慎。要提前告知醫(yī)生飲酒情況,醫(yī)生會綜合評估接種風險。因為過敏體質者本身發(fā)生過敏反應的幾率相對較高,飲酒可能會影響身體的應激狀態(tài),增加過敏發(fā)生的不確定性。 有基礎病史人群:本身有基礎疾病如糖尿病等的人群,酒后有傷口需接種破傷風針時,要告知醫(yī)生病史。糖尿病患者傷口愈合相對較慢,感染風險可能更高,接種破傷風針后要更關注傷口及身體整體狀況,控制基礎疾病,保障身體恢復。
2025-07-22 15:10:12 -
風疹的癥狀
風疹是一種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其癥狀通常在感染后14-21天出現(xiàn),包括發(fā)熱、皮疹、淋巴結腫大、眼部癥狀、關節(jié)疼痛及其他癥狀等,孕婦感染風疹可能導致胎兒畸形,兒童感染癥狀可能較嚴重。 1.發(fā)熱:體溫升高是風疹最常見的癥狀之一,通常持續(xù)1-3天。 2.皮疹:發(fā)熱后1-2天,患者的面部和頸部開始出現(xiàn)皮疹,然后逐漸蔓延到四肢和軀干。皮疹通常是紅色的,形狀不規(guī)則,有時會融合成片。皮疹消退后不會留下痕跡。 3.淋巴結腫大:頸部、腋窩和腹股溝等部位的淋巴結會腫大,觸摸時會感到疼痛。 4.眼部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眼部癥狀,如結膜炎、鞏膜炎等。 5.關節(jié)疼痛:關節(jié)疼痛是風疹的常見癥狀之一,通常發(fā)生在四肢關節(jié)。 6.其他癥狀:風疹還可能導致頭痛、肌肉疼痛、咳嗽、喉嚨痛等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風疹的癥狀通常比較輕微,不需要特殊治療,患者可以在家中休息,多喝水,避免勞累。但是,對于孕婦來說,風疹可能會導致胎兒畸形,因此孕婦如果感染了風疹,需要及時就醫(yī),并告知醫(yī)生自己的懷孕情況。 此外,對于兒童來說,風疹的癥狀可能會比成人更嚴重,尤其是在6個月至5歲的兒童中。如果兒童出現(xiàn)發(fā)熱、皮疹等癥狀,家長應該及時帶孩子就醫(yī),并告知醫(yī)生孩子的癥狀和接觸史。 總之,風疹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癥狀通常比較輕微,但對于孕婦和兒童來說,需要特別注意。如果出現(xiàn)可疑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并告知醫(yī)生自己的情況,以便進行準確的診斷和治療。
2025-07-22 15:06:53 -
艾滋病早期發(fā)現(xiàn)能治嗎
艾滋病早期發(fā)現(xiàn)可治,通過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能抑制病毒復制、重建免疫功能,早期抗病毒治療可有效控病毒載量、恢復免疫,不同人群治療有差異,兒童、女性及有基礎病史者治療各有特殊要求,還需配合生活方式調整提高健康狀況。 從科學研究來看,大量臨床研究證實,早期開始抗病毒治療的艾滋病感染者,能夠有效控制病毒載量,使免疫系統(tǒng)得到較好的恢復,生活質量顯著提高,預期壽命也能接近正常人。例如,多項長期隨訪研究表明,早期接受規(guī)范抗病毒治療的患者,其病毒載量可長期維持在檢測不到的水平,免疫系統(tǒng)相關指標如CD4T淋巴細胞計數(shù)會逐漸上升,降低了艾滋病相關機會性感染和腫瘤的發(fā)生風險。 對于不同年齡、性別的艾滋病感染者,早期發(fā)現(xiàn)并治療的原則是一致的,但在具體治療方案的選擇和治療過程中的監(jiān)測等方面可能會因個體差異略有不同。比如兒童艾滋病患者,由于其生長發(fā)育的特殊性,在藥物選擇和劑量調整上需要更加謹慎,要充分考慮兒童的生理特點和藥物代謝情況;女性艾滋病感染者在妊娠、分娩及哺乳期的治療和母嬰阻斷等方面有特殊的要求,需要綜合考慮母嬰雙方的健康狀況來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對于有其他基礎病史的艾滋病感染者,治療時需要更加關注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對基礎疾病的影響,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治療策略,以確保在控制艾滋病病毒的同時,不對其他基礎疾病造成不良影響,同時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調整,如合理飲食、適度運動等,以提高整體健康狀況,更好地配合治療。
2025-07-22 15:04:47 -
破傷風往哪個部位打
破傷風疫苗接種途徑有肌內注射和皮下注射,不同類型疫苗接種部位不同,吸附破傷風疫苗等通常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嬰兒可先大腿前外側區(qū)肌內注射后過渡,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可臀部肌肉注射,接種時還需考慮受種者健康狀況等因素,特殊人群需專業(yè)醫(yī)生評估選擇合適部位。 吸附破傷風疫苗、吸附白喉破傷風聯(lián)合疫苗:通常選擇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成人和較大兒童一般在此部位接種較為方便,且肌肉豐厚能較好地容納疫苗注射。對于嬰兒等較小的兒童,由于三角肌發(fā)育尚未完全,可能會選擇大腿前外側區(qū)肌內注射,但隨著兒童成長,應逐漸過渡到上臂三角肌接種。 吸附白喉破傷風聯(lián)合疫苗和吸附白喉破傷風全細胞百白破聯(lián)合疫苗:一般也是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這是基于疫苗接種的常規(guī)操作和人體肌肉解剖特點來選擇的部位,能保證疫苗較好地吸收和發(fā)揮免疫作用。 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可選擇臀部肌肉注射。這是因為臀部肌肉相對豐厚,能為免疫球蛋白提供合適的注射場所,且對于一些特殊情況,如兒童較小或者其他原因不適合在上臂三角肌注射時,臀部肌肉注射是可行的替代部位,但在注射后需要注意局部護理,避免感染等情況發(fā)生。 在接種破傷風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時,還需考慮受種者的健康狀況等因素。例如,若受種者局部有皮膚破損、炎癥等情況,應避開該部位選擇其他合適肌肉部位進行接種。對于孕婦等特殊人群,也需要在專業(yè)醫(yī)生評估后選擇合適的接種部位,以確保接種安全且能有效產生免疫保護作用。
2025-07-22 15:02:13 -
破傷風掛哪個科
破傷風通常掛外科,尤其是急診外科或創(chuàng)傷外科,因破傷風梭菌常經皮膚或黏膜傷口侵入,外科可對傷口評估、清創(chuàng)及判斷是否需注射相關制劑預防治療。兒童、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人群受傷后就診外科時需分別注意相應事項,兒童要重視傷口情況,老年人需詳告受傷過程等,有基礎疾病者要說明基礎疾病情況以便醫(yī)生制定防治方案。 一、為何掛外科 破傷風梭菌一般通過皮膚或黏膜的傷口侵入人體,引發(fā)感染,而傷口的處理等相關診療屬于外科的范疇。當懷疑有破傷風風險時,需要外科醫(yī)生對傷口進行評估、清創(chuàng)等處理,同時判斷是否需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等進行預防或治療。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項 兒童:兒童若有外傷可能感染破傷風的情況,同樣應及時前往外科就診。兒童在受傷后,家長需格外留意傷口情況,因為兒童皮膚相對嬌嫩,傷口感染破傷風的風險需重視,外科醫(yī)生會根據兒童具體情況進行規(guī)范的傷口處理及破傷風相關預防措施。 老年人:老年人身體機能相對下降,傷口愈合能力可能較弱,且對疾病的耐受能力有所不同。在就診外科時,需向醫(yī)生詳細告知受傷的過程、傷口情況等,以便醫(yī)生全面評估并采取合適的破傷風防治措施。 有基礎疾病人群:比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傷口感染風險相對較高,且感染破傷風后可能產生更嚴重的后果。在掛外科就診時,要向醫(yī)生充分說明基礎疾病情況,外科醫(yī)生會綜合考慮基礎疾病因素來制定破傷風的防治方案。
2025-07-22 14: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