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各種原因不孕癥診治及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生殖內分泌疾病的診治。
向 Ta 提問
劉冬娥,女,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生殖中心教授,主任醫(y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編委,湖南省生殖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生殖內分泌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國家輔助生殖技術評審專家。
能熟練處理各種原因不孕癥及疑難生殖內分泌疾病的診治,擅長于多囊卵巢綜合征、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低反應等各種方案的個體化促排卵治療,目前己完成一萬六千余新鮮周期試管嬰兒并成功率在60%以上,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深受患者的好評。尤其中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率先采用超長方案使其成功率達60%以上,達國內外先進水平。
參與國家十五攻關項目1項臨床部分的研究及多項省科委、省計生委課題的研究,主持湖南省科委科研課題4項,并第一作者發(fā)表科研論文30余篇,參編本專業(yè)專著及教學參考書10本。
展開-
什么睡姿有助于著床
目前沒有科學研究證明哪種睡姿有助于受精卵著床,且睡眠姿勢與著床過程無直接關系。備孕時,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和心態(tài)更重要,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良好休息、避免有害物質、注意受孕時機、放松心情等。如有問題,可咨詢醫(yī)生或專家。 1.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飲食、適量的運動和良好的休息。 2.避免有害物質:盡量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如化學物質、輻射和某些藥物。 3.注意受孕時機:了解自己的排卵周期,選擇在受孕機會較高的時間進行同房。 4.放松心情:減少壓力,保持心情愉悅,有助于提高受孕機會。 如果備孕過程中遇到問題或有任何疑慮,建議咨詢醫(yī)生或專業(yè)的生殖專家,他們可以提供更具體和個性化的建議。
2025-04-10 13:53:11 -
哪一種姿勢有利于著床
一般來說,仰臥位是有利于著床的姿勢。 這是因為仰臥位時,子宮的位置不會受到壓迫,能夠保持正常的形態(tài)和功能,有利于受精卵的著床和發(fā)育。此外,仰臥位還可以減少子宮頸的壓力,降低流產的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著床的成功率還與許多其他因素有關,如受精卵的質量、子宮內膜的條件、女性的身體健康狀況等。因此,在備孕期間,除了選擇合適的姿勢外,還應該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壓力等,以提高受孕的機會。 對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女性,醫(yī)生可能會根據(jù)個人情況建議采取不同的姿勢。此外,在備孕期間,如果有任何疑問或不適,應及時咨詢醫(yī)生的意見。
2025-04-10 13:52:44 -
滋腎育胎丸能幫助著床嗎
滋腎育胎丸對幫助著床有一定的作用,但具體效果因人而異,且需遵醫(yī)囑服用。 滋腎育胎丸對幫助著床有一定的作用,但具體效果因人而異。 滋腎育胎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菟絲子、桑寄生、白術、杜仲、續(xù)斷、人參、熟地黃、何首烏、艾葉、阿膠(炒)等。該藥具有補腎健脾、益氣培元、養(yǎng)血安胎、強壯身體的功效,在臨床上主要用于脾腎兩虛、沖任不固所致的滑胎(防治習慣性流產和先兆性流產),對幫助受精卵著床有一定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滋腎育胎丸并非對所有人都適用,且該藥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孕婦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該藥,并注意用藥禁忌。如果在服藥期間出現(xiàn)不適,應及時就醫(yī)。
2025-04-10 13:52:13 -
兩個月的胚胎多大
兩個月的胚胎大約有1.66厘米長,重量約為4克。此時,胚胎的形狀已經基本確定,頭、身體和四肢已經可以區(qū)分出來。心臟、肝臟、肺部等器官也開始形成。 在這個階段,胚胎的發(fā)育非常迅速,需要特別注意保護。孕婦應該避免吸煙、飲酒、接觸有害物質等,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以確保胚胎的健康發(fā)育。 對于一些特殊人群,如高齡孕婦、有遺傳疾病家族史的孕婦等,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更加密切的產前檢查和監(jiān)測,以確保胎兒的健康。 總之,兩個月的胚胎正處于關鍵的發(fā)育階段,需要孕婦和家人特別關注和保護。如果有任何疑問或不適,應該及時咨詢醫(yī)生。
2025-04-10 13:51:32 -
肝素對試管移植的作用
肝素在試管移植中主要有抗凝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肝素是一種天然的抗凝血物質,通過抑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從而防止血液凝固。在試管移植中,肝素可以幫助胚胎更好地著床和發(fā)育。此外,肝素還可以改善子宮內膜的容受性,提高受孕率。 需要注意的是,肝素不能與阿司匹林、非甾體抗炎藥等同時使用,否則會增加出血的風險。同時,肝素也有一些副作用,如血小板減少、出血等,因此在使用肝素期間,需要密切監(jiān)測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計數(shù)。 總之,肝素在試管移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使用時需要嚴格遵循醫(yī)生的建議,并注意其副作用和禁忌癥。
2025-04-10 13: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