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的中期癥狀及表現(xiàn)問
直腸癌的中期癥狀及表現(xiàn)
-
-
陳思宇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 向他提問
中期直腸癌有多種表現(xiàn),包括排便習慣改變(排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性狀改變)、腸道刺激癥狀(腹痛、里急后重)、腹部可觸及腫塊以及全身癥狀(消瘦、乏力),不同人群在各表現(xiàn)上有不同特點及需注意的鑒別情況。
一、排便習慣改變
頻率變化:中期直腸癌患者可能出現(xiàn)排便次數(shù)增多的情況,這是因為腫瘤刺激腸道,導致腸道蠕動加快。例如,原本每天1-2次排便,可能增加到3-5次甚至更多。對于不同年齡、性別人群,這種變化的感知可能有所不同,年輕人可能因生活節(jié)奏快初始不太在意,而老年人本身腸道功能相對較弱,更易察覺排便次數(shù)的異常增多。有長期便秘或腹瀉病史的人群,出現(xiàn)排便次數(shù)改變時更應警惕直腸癌的可能。
糞便性狀改變:糞便可能變細,這是由于腫瘤占據(jù)腸道空間,使糞便通過受阻。還可能出現(xiàn)便血,多為暗紅色或果醬樣便,這是腫瘤表面破潰出血所致。便血情況在不同性別患者中無明顯特異性差異,但女性在月經期間需注意區(qū)分是月經血還是便血。年齡較大的患者,由于腸道功能減退等因素,對糞便性狀改變的察覺可能相對遲鈍。
二、腸道刺激癥狀
腹痛:中期直腸癌患者可能出現(xiàn)腹部隱痛或脹痛,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疼痛程度因人而異。年輕患者可能因疼痛耐受性相對較好,早期可能僅感覺腹部不適,而老年患者對疼痛感知相對敏感,更易主訴腹痛。有腹部手術史或腸道疾病史的人群,出現(xiàn)腹痛時需與原發(fā)病變引起的疼痛相鑒別。
里急后重:患者總有排便不盡的感覺,頻繁想去廁所,但每次排便量很少。這種癥狀在女性患者中可能因盆腔解剖結構與男性略有不同,感受可能略有差異,但總體機制相似,都是腫瘤刺激直腸神經引起的。對于長期有腸道炎癥病史的人群,出現(xiàn)里急后重時要警惕直腸癌中期的可能。
三、腹部腫塊
可觸及性:部分中期直腸癌患者可在腹部摸到腫塊,腫塊質地較硬,形狀不規(guī)則。腫塊的發(fā)現(xiàn)情況與患者的體型有關,較瘦的患者相對更容易摸到腹部腫塊,而肥胖患者由于腹部脂肪厚,摸到腫塊相對困難。不同年齡患者觸摸腹部的方式和力度需要注意,兒童需輕柔觸摸,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成年人則根據(jù)自身情況適度觸摸感知。有腹部外傷史或其他腹部病變史的人群,摸到腫塊時要進一步排查直腸癌的可能。
四、全身癥狀
消瘦:由于腫瘤消耗身體能量,患者會出現(xiàn)體重下降、消瘦的情況。不同年齡階段的患者消瘦表現(xiàn)不同,兒童可能影響生長發(fā)育,出現(xiàn)身高、體重增長緩慢等情況;老年人則表現(xiàn)為體重在短時間內明顯減輕。消瘦程度與腫瘤的惡性程度、生長速度等有關,惡性程度高、生長快的腫瘤更容易導致患者快速消瘦。
乏力:患者感覺全身沒有力氣,精神狀態(tài)較差。這種乏力感在不同性別患者中無明顯差異,但女性可能因生理周期等因素,在出現(xiàn)乏力時需綜合判斷是否與直腸癌中期相關。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群,初始可能將乏力歸因于勞累,而忽略直腸癌的可能,需提高警惕。
本文由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局鞒謩?chuàng)作,著作權屬于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尽N唇浽S可,不得轉載。
-
-
高血糖能吃紅薯嗎
高血糖患者在飲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飲食,...
- 傳說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嗎
- 5類人不宜常吃雞蛋 尤其是這種人
- 肚臍的泥摳不得 摳著摳著就有大問
- 一份簡單早餐背后的殺機
- 胃不好應該多吃面條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