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小兒實體腫瘤的診治。
向 Ta 提問
-
壞血病是什么原因引起
壞血病主要因機體長期缺乏維生素C,長期飲食缺新鮮蔬果會致攝入不足,腸道慢性疾病等可影響維C吸收利用,嬰兒因母乳中維C含量依賴母親,特定病史人群因自身代謝利用缺陷易缺維C而患病。 一、維生素C攝入不足 壞血病最主要的原因是機體長期缺乏維生素C。維生素C是膠原蛋白合成所必需的物質(zhì),參與多種生理過程。正常情況下,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維生素C,需從外界攝取。若長期飲食中缺乏新鮮蔬果(如柑橘類水果、獼猴桃、綠葉蔬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會導致維生素C攝入不足。例如,長期航海的船員因缺乏新鮮果蔬供應,易罹患壞血??;嬰幼兒若母乳喂養(yǎng)的母親維生素C攝入不足,也可能使嬰兒維生素C攝入不足。 二、維生素C吸收利用障礙 某些疾病會影響機體對維生素C的吸收與利用,進而引發(fā)壞血病。例如,患有腸道慢性疾?。ㄈ缏愿篂a、腸道吸收不良綜合征等)的人群,腸道對維生素C的吸收功能受損,即使攝入足夠量的維生素C,也無法正常吸收利用,長期可導致體內(nèi)維生素C缺乏,引發(fā)壞血病。 三、特殊人群的風險 (一)嬰兒群體 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其維生素C的攝入量依賴于母親的維生素C營養(yǎng)狀況。若母親維生素C攝入不足,母乳中維生素C含量較低,嬰兒長期攝入不足易引發(fā)壞血病。因此,哺乳期母親應保證充足的維生素C攝入,以滿足嬰兒需求。 (二)特定病史人群 患有某些影響維生素C代謝或利用的疾?。ㄈ邕z傳性維生素C代謝異常疾病等)的人群,自身維生素C的代謝或利用存在缺陷,相較于常人更易出現(xiàn)維生素C缺乏,從而增加患壞血病的風險。
2025-09-05 11:30:27 -
血濃怎么調(diào)理
調(diào)理血液黏稠度高的建議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控制體重、戒煙限酒、適量運動)、藥物治療(在醫(yī)生建議下使用抗血小板藥物、他汀類藥物等)、控制其他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定期體檢。 1.健康的生活方式: 飲食:保持均衡的飲食對于控制血液黏稠度非常重要。建議多攝入富含膳食纖維、低鹽、低糖、低脂肪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魚類、豆類等。 控制體重:過重或肥胖會增加血液黏稠度的風險,因此保持健康的體重是很重要的。 戒煙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會損害血管內(nèi)皮細胞,增加血液黏稠度,應該盡量避免。 適量運動:適度的身體活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2.藥物治療:在醫(yī)生的建議下,可能會使用一些藥物來降低血液黏稠度,如抗血小板藥物、他汀類藥物等。這些藥物可以減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膽固醇水平,從而改善血液黏稠度。 3.控制其他疾?。焊哐獕骸⑻悄虿?、高血脂等疾病會增加血液黏稠度的風險,因此控制這些疾病對于調(diào)理血液黏稠度非常重要。 4.定期體檢:定期進行體檢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血液黏稠度高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diào)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的情況可能不同,因此在采取任何調(diào)理措施之前,最好咨詢醫(yī)生的建議。此外,對于年齡較大、有基礎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藥物的人群,更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diào)理。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定期體檢是預防血液黏稠度高的重要措施。
2025-09-05 11:27:35 -
什么叫HP陽性;會傳染嗎
幽門螺桿菌陽性表示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主要通過口-口、糞-口傳播,可能導致多種胃部疾病,兒童、老人等特殊人群感染后后果可能更嚴重。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后,應就醫(yī)治療,注意飲食衛(wèi)生,分餐或使用公筷,并遵醫(yī)囑定期復查。 HP陽性即幽門螺桿菌陽性,提示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傳染病。 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傳播: 1.口-口傳播:共用餐具、水杯等,或親密接觸時的唾液傳播。 2.糞-口傳播:幽門螺桿菌可隨糞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經(jīng)手或進食等途徑進入人體。 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導致多種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對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兒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感染后可能會出現(xiàn)更嚴重的后果。 如果檢測出HP陽性,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1.就醫(yī)治療:醫(yī)生會根據(jù)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通常包括抗生素、質(zhì)子泵抑制劑等藥物治療。 2.注意飲食衛(wèi)生: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食用不潔食物,勤洗手,注意餐具衛(wèi)生。 3.分餐或使用公筷:減少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風險,尤其是對于家庭中有感染者的情況。 4.定期復查:治療后需要遵醫(yī)囑定期復查,以確保幽門螺桿菌已被徹底清除。 需要注意的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并不意味著一定會患上胃部疾病,但對于有胃部不適癥狀或高危因素的人群,應及時就醫(yī)進行檢查和治療。同時,家庭成員之間的傳播也應引起重視,采取適當?shù)念A防措施。如果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或相關(guān)問題有疑問,建議咨詢醫(yī)生或相關(guān)專業(yè)人士。
2025-09-05 11:26:24 -
壞血病是因為缺什么而造成的
壞血病是由于人體缺乏維生素C引起的,其癥狀有牙齦出血、皮膚瘀斑等,嚴重可導致貧血、心肌炎等并發(fā)癥,預防方法是保持均衡飲食和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在人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參與膠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維持皮膚、牙齦、骨骼和血管的健康;促進鐵的吸收,預防貧血;增強免疫力,抗感染;抗氧化,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傷等。 當人體長期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時,就會導致維生素C缺乏,進而引發(fā)壞血病。壞血病的癥狀包括牙齦出血、腫脹、疼痛,皮膚出現(xiàn)瘀斑、紫癜,關(guān)節(jié)疼痛,骨骼脆弱,易骨折等。嚴重的維生素C缺乏還可能導致壞血病性貧血、心肌炎、出血傾向等并發(fā)癥。 為了預防壞血病,我們應該保持均衡的飲食,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以下是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蔬菜:辣椒、苦瓜、菠菜、西蘭花、西紅柿等。 水果:橙子、檸檬、柚子、草莓、獼猴桃等。 此外,對于一些特定人群,如長期禁食、偏食、腹瀉等容易導致維生素C缺乏的人群,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適當補充維生素C制劑。 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C是一種抗氧化劑,過量攝入可能會對健康產(chǎn)生負面影響,如腹瀉、惡心、嘔吐等。因此,補充維生素C應該在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服用。 總之,壞血病是由于維生素C缺乏引起的疾病,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適當?shù)难a充,可以預防和治療壞血病。如果出現(xiàn)疑似壞血病的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進行相關(guān)檢查和診斷,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9-05 11:22:28 -
九個月寶寶貧血怎么辦
九個月寶寶貧血怎么辦? 九個月寶寶貧血,家長不用過于驚慌,需要及時帶寶寶就醫(yī),進行相關(guān)檢查,明確貧血的類型和原因,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治療方法: 1.飲食調(diào)整:對于輕度貧血的寶寶,可以通過飲食調(diào)整來改善貧血狀況。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媽媽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蛋黃、豆類等;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可以選擇強化鐵的配方奶粉。同時,還可以給寶寶添加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獼猴桃、草莓等,以促進鐵的吸收。 2.藥物治療:如果寶寶貧血較為嚴重,需要服用藥物進行治療。醫(yī)生會根據(jù)寶寶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鐵劑或其他藥物,并按照醫(yī)囑服用。 3.輸血治療:在某些情況下,如寶寶貧血嚴重,出現(xiàn)嚴重的貧血癥狀或其他并發(fā)癥,可能需要進行輸血治療。輸血治療需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除了治療外,家長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定期帶寶寶進行體檢,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貧血問題。 2.避免寶寶接觸有害物質(zhì),如鉛等,以減少貧血的發(fā)生風險。 3.給寶寶提供充足的睡眠和適當?shù)倪\動,有助于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4.按照醫(yī)生的建議,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以保證寶寶的營養(yǎng)均衡。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寶寶的情況都不同,治療方法也可能有所差異。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家長應密切配合醫(yī)生的治療,按照醫(yī)生的建議進行護理和喂養(yǎng)。同時,如果對寶寶的貧血問題有任何疑問或擔憂,應及時與醫(yī)生溝通。
2025-09-05 11: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