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長期從事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便秘等胃腸功能性疾病、慢性胃炎及相關癌前病變、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桿菌感染及其他消化系統(tǒng)疑難復雜疾病的臨床診治和研究,長期從事胃鏡和腸鏡等內鏡診斷和治療工作。
向 Ta 提問
曾任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分會胃腸動力學術組委員?,F(xiàn)任國家醫(yī)學考試中心醫(yī)師資格綜合筆試命題專家組消化組組長、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委員及環(huán)境與健康學組副主任委員。北京市藥物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委員、中國醫(yī)院管理學會病案管理學組常委,電子病歷學組副主委。多個雜志編委。
展開-
幽門螺桿菌吃飯傳染嗎
幽門螺桿菌可通過吃飯傳染,其存在于人的胃部及口腔內,感染者的唾液等可能含菌,共同進餐時防護不到位易傳播,兒童因免疫系統(tǒng)弱等風險高,家庭有感染者不采取分餐等措施會增加感染幾率,老人兒童感染后更需注意,預防可實行分餐制、注意口腔衛(wèi)生、避免共用餐具等,家庭有成員感染應及時就醫(yī)并采取預防措施降低他人感染風險。 對于兒童來說,由于他們的免疫系統(tǒng)相對較弱,且在生活中可能更容易與感染者有密切接觸,如家庭成員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兒童被傳染的風險較高。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家庭中存在多人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情況,而就餐時沒有采取分餐制等防護措施,就會增加其他人尤其是兒童感染的幾率。對于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病史的人群,在與家人共同生活時,更應注意防范,避免將病菌傳染給其他家庭成員,尤其是老人和兒童,因為老人和兒童感染后可能出現(xiàn)更明顯的不適癥狀,且治療相對復雜一些。 一般來說,預防幽門螺桿菌通過吃飯傳染的有效措施包括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注意口腔衛(wèi)生,如勤刷牙、定期更換牙刷等;避免共用餐具、水杯等。如果家庭中有成員感染幽門螺桿菌,應及時就醫(yī)進行規(guī)范治療,同時采取上述預防措施,以降低他人被感染的風險。
2025-07-29 15:02:17 -
吃完面后胃不舒服怎么治療
吃面后胃不舒服可能是由消化不良、胃酸反流、過敏等引起的,可通過調整飲食、注意飲食規(guī)律、使用藥物、調整生活方式、就醫(yī)治療等方法緩解。 吃面后胃不舒服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如消化不良、胃酸反流、過敏等。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療方法: 1.調整飲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纖維食物。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米飯、雞肉、魚肉、面條等。 2.注意飲食規(guī)律:定時進餐,避免過度饑餓或過度飽食。 3.藥物治療:如果癥狀嚴重,可以使用藥物緩解不適。如抗酸藥、胃黏膜保護劑等。請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 4.調整生活方式:避免吸煙、飲酒、喝咖啡等。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壓力過大。 5.就醫(yī)治療:如果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yī),進行相關檢查,以確定病因并進行針對性治療。 吃面后胃不舒服的原因和治療方法因人而異,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處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預防胃部不適的發(fā)生。如果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yī),以免延誤病情。
2025-07-29 14:54:29 -
這兩天屁特別多也不臭怎么回事
屁多但不臭可能與飲食、消化不良等有關,也可能是運動量少、壓力大等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如伴有其他癥狀可能是疾病引起,需就醫(yī)明確診斷。 放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但如果屁特別多卻不臭,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 1.飲食因素:如果近期食用了較多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洋蔥、大蒜、紅薯等,或者暴飲暴食、狼吞虎咽,導致胃腸道內氣體增多,可能會出現(xiàn)放屁多的現(xiàn)象,但通常不會有明顯的臭味。 2.消化不良:如果胃腸道功能紊亂、消化不良,食物在胃腸道內異常發(fā)酵,也可能會導致屁多。此外,腸道菌群失調、胃潰瘍、胃炎等疾病也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引起屁多的現(xiàn)象。 3.其他:如果近期運動量過少、壓力過大、經常焦慮或抑郁,也可能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引起屁多的現(xiàn)象。 如果屁多的同時還伴有腹痛、腹脹、腹瀉等癥狀,可能是疾病引起,需要及時就醫(yī),明確診斷。
2025-07-29 14:46:35 -
胃鏡無痛好還是普通好
普通胃鏡和無痛胃鏡各有優(yōu)缺點,選擇哪種方式應根據(jù)個人情況和需求來決定。 普通胃鏡和無痛胃鏡各有優(yōu)缺點,選擇哪種方式應根據(jù)個人情況和需求來決定。 普通胃鏡的優(yōu)點是價格相對較低,操作相對簡單,醫(yī)生可以更直接地觀察胃部情況,同時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治療。此外,普通胃鏡不需要進行全身麻醉,患者在檢查過程中保持清醒,可以隨時與醫(yī)生溝通。 然而,普通胃鏡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檢查過程中患者可能會感到不適和惡心,尤其是插入胃鏡時,這可能會導致患者緊張和焦慮。其次,由于患者在檢查過程中保持清醒,可能會不自覺地做出吞咽動作,這可能會影響檢查的順利進行。 無痛胃鏡則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的,患者在檢查過程中不會感到任何不適和痛苦。無痛胃鏡的優(yōu)點是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和不適,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接受度。此外,無痛胃鏡可以更清晰地觀察胃部情況,有助于醫(yī)生發(fā)現(xiàn)一些細微的病變。 然而,無痛胃鏡也存在一些風險和局限性。首先,全身麻醉需要使用藥物,可能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如呼吸抑制、低血壓等。其次,無痛胃鏡需要在專業(yè)的麻醉醫(yī)生和設備的配合下進行,檢查費用相對較高。 對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兒童、心肺功能不全者等,無痛胃鏡可能不是最佳選擇。這些人群可能對麻醉藥物過敏或存在其他健康問題,需要在醫(yī)生的評估下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 綜上所述,普通胃鏡和無痛胃鏡各有優(yōu)缺點,選擇哪種方式應根據(jù)個人情況和需求來決定。在決定之前,患者可以與醫(yī)生充分溝通,了解兩種檢查方法的優(yōu)缺點和風險,以便做出明智的選擇。同時,無論選擇哪種檢查方法,患者都應該在檢查前做好準備工作,如禁食、禁水等,以確保檢查的順利進行。
2025-07-28 16:08:55 -
慢性膽囊炎能自愈嗎
慢性膽囊炎一般難以自愈,其多由急性膽囊炎遷延或膽囊管持續(xù)梗阻等致膽囊呈慢性炎癥狀態(tài),膽囊壁有增厚等改變、功能受影響,呈惡性循環(huán),不同人群中老年人群修復能力弱、女性特殊時期、不良生活方式及有基礎疾病者更難自愈,通常需采取飲食調整、藥物輔助、必要時手術等醫(yī)療干預措施。 相關病理機制 膽囊發(fā)生慢性炎癥后,膽囊壁會出現(xiàn)增厚、纖維組織增生等改變,膽囊的濃縮、排空膽汁等功能都會受到影響。例如,有研究表明,慢性膽囊炎患者膽囊的收縮功能較正常人明顯下降,膽汁排出不暢進一步會加重膽囊的炎癥狀態(tài),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所以很難依靠自身的修復機制達到自愈。 不同人群的情況差異 年齡方面:老年人群由于機體修復能力相對較弱,慢性膽囊炎自愈的可能性更低;而年輕人群雖然機體修復能力相對較強,但如果沒有進行規(guī)范的干預,單純依靠自身也較難讓慢性膽囊炎自愈。 性別方面:一般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導致自愈情況不同,但女性在妊娠、激素水平變化等特殊時期,慢性膽囊炎可能會因為激素等因素影響而加重病情,更難自愈。 生活方式方面:長期高脂飲食、肥胖、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方式會持續(xù)刺激膽囊,加重膽囊的炎癥負擔,不利于慢性膽囊炎自愈。比如長期高脂飲食會使膽汁中膽固醇等成分比例失調,刺激膽囊引發(fā)或加重炎癥。 病史方面:本身有其他基礎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機體的代謝等功能受到影響,慢性膽囊炎也不易自愈,因為基礎疾病會干擾膽囊炎癥的修復過程。 總之,慢性膽囊炎通常不能自愈,需要根據(jù)具體病情采取相應的醫(yī)療干預措施,如飲食調整、藥物輔助(僅說明藥物名稱,不涉及具體服用指導)等,必要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等。
2025-07-28 16: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