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的煎蛋香氣四溢,午餐的紅燒豬蹄軟糯入味,晚餐的蟹黃豆腐鮮美滑嫩……這些美食讓人欲罷不能,卻可能暗藏健康“隱患”。膽固醇這個看不見的“小家伙”,正隨著這些食物悄悄進入身體。很多人還不知道,自己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或許正在讓膽固醇水平悄悄升高。高膽固醇食物包括了哪些?今天就帶大家一起揭開高膽固醇食物的“真面目”,快來對照自查,看看你是不是也在天天吃!
一、高膽固醇食物大盤點:常見美味的“另一面”
1、動物內(nèi)臟:營養(yǎng)與風險并存
動物內(nèi)臟,如豬肝、豬腦、雞肝、鴨肝等,是不少人餐桌上的“常客”。它們富含蛋白質(zhì)、維生素A、鐵、鋅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口感獨特。但同時,動物內(nèi)臟也是膽固醇的“聚集地”。以豬腦為例,每100克豬腦中膽固醇含量可高達2571毫克,相當于人體每天建議膽固醇攝入量(一般不超過300毫克)的數(shù)倍。豬肝的膽固醇含量相對低一些,但每100克也有約288毫克。即使偶爾食用,也需控制量,更不能天天吃。
2、蛋類:蛋黃是關(guān)鍵
雞蛋、鴨蛋、鵝蛋等蛋類營養(yǎng)豐富,是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良好來源。然而,膽固醇主要集中在蛋黃中。一個普通大小的雞蛋,蛋黃中的膽固醇含量約為280毫克。如果每天吃多個雞蛋,尤其是喜歡吃蛋黃的人,膽固醇攝入量很容易超標。不過,也不必因噎廢食,適量食用雞蛋對身體有益,一般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吃1-2個雞蛋即可,既能保證營養(yǎng)攝入,又能控制膽固醇攝取量。
3、海鮮類:部分品種需警惕
海鮮鮮美可口,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和不飽和脂肪酸,對身體有較多益處。但并不是所有海鮮都“友好”,像蟹黃、蝦黃、魷魚等,膽固醇含量較高。每100克蟹黃中膽固醇含量約為466毫克,魷魚干的膽固醇含量每100克更是高達871毫克。相比之下,大多數(shù)魚類的膽固醇含量相對較低,且富含對心血管有益的Omega-3脂肪酸,適量食用對健康更有利。所以,吃海鮮時要有所選擇,避免大量食用高膽固醇的品種。
4、油炸食品與糕點:隱形的“膽固醇炸彈”
油炸食品,如炸雞、油條、油餅等,以及各類糕點、甜點,口感酥脆香甜,深受大眾喜愛。但它們在制作過程中,往往會使用大量的油脂,其中可能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而且,反復(fù)使用的油炸油,其膽固醇含量會進一步升高。糕點中常加入黃油、奶油等原料,這些也都是膽固醇的來源。經(jīng)常食用這類食物,不僅會攝入過多的膽固醇,還會增加熱量攝入,導(dǎo)致肥胖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