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出水泡是什么情況問
拔罐出水泡是什么情況
-
-
王海泉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立醫(yī)院 向他提問
拔罐后出水泡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包括拔罐時間過長或吸力過大,不同人群表現(xiàn)有別;皮膚狀態(tài)因素,如干燥、有炎癥或損傷易致水泡;個體差異,體質不同及血管狀況差異也會影響,出現(xiàn)水泡后較小的可自行吸收,較大的需專業(yè)處理,拔罐時要合理控制時間和吸力,特殊人群更需謹慎。
一、拔罐時間過長或吸力過大
1.原理:正常拔罐時間一般控制在10-15分鐘左右,若拔罐時間過長或者拔罐時罐子的吸力過大,局部皮膚受到的刺激過強,會導致局部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內的液體滲出到組織間隙,從而形成水泡。例如,有研究表明,當拔罐負壓超過一定閾值且時間超過合理范圍時,皮膚組織的病理改變會促使液體滲出形成水泡。
2.不同人群表現(xiàn):
成年人:如果本身皮膚較為厚實,可能在拔罐時間稍長或吸力稍大時才出現(xiàn)水泡;而皮膚較薄的成年人,相對更容易出現(xiàn)水泡。一般成年人若拔罐后15分鐘以上仍未取下罐子,就可能增加出水泡的風險。
兒童:兒童皮膚更嬌嫩,角質層薄,拔罐時更應嚴格控制時間和吸力,通常兒童拔罐時間應適當縮短,一般5-10分鐘較為合適,否則極易出現(xiàn)水泡。比如3-12歲的兒童,拔罐時間超過10分鐘且吸力稍大時,就很可能出現(xiàn)水泡情況。
二、皮膚狀態(tài)因素
1.皮膚干燥:皮膚過于干燥時,拔罐過程中皮膚與罐子之間的摩擦力增大,同時皮膚的屏障功能相對較弱,更容易在拔罐作用下出現(xiàn)液體滲出形成水泡。對于本身皮膚干燥的人群,如秋冬季節(jié)皮膚水分流失較多者,拔罐后出水泡的概率相對較高。
2.皮膚有炎癥或損傷:如果皮膚本身存在炎癥、破損等情況,拔罐會進一步刺激受損部位,導致局部組織反應加劇,促使液體滲出形成水泡。例如皮膚有濕疹、擦傷等情況時,拔罐后更容易出現(xiàn)水泡。對于患有皮膚炎癥的人群,應避免在炎癥部位拔罐;若不小心在有損傷的皮膚處拔罐,就可能引發(fā)水泡。
三、個體差異
1.體質因素:不同體質的人對拔罐的耐受程度不同。例如濕熱體質的人,體內濕氣較重,拔罐時可能相對更容易出現(xiàn)水泡反應。因為濕熱體質者局部組織的液體代謝等情況與其他體質有所不同,在拔罐刺激下更易出現(xiàn)液體滲出。
2.血管狀況:本身血管彈性較差、脆性增加的人群,如老年人或患有某些血管性疾病的人,拔罐時血管更容易受到影響,導致液體滲出形成水泡。老年人血管壁彈性下降,通透性相對較高,拔罐時更易出現(xiàn)這種情況。
當拔罐出現(xiàn)水泡后,較小的水泡一般可讓其自行吸收,注意保持局部清潔,避免感染;較大的水泡則需要由專業(yè)人員進行處理,如用消毒針具將水泡挑破,排出液體后進行消毒等處理。同時,在拔罐時要根據(jù)自身情況合理控制時間和吸力,尤其是兒童、皮膚敏感者等特殊人群,更要謹慎操作拔罐。
本文由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局鞒謩?chuàng)作,著作權屬于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
-
高血糖能吃紅薯嗎
高血糖患者在飲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飲食,...
- 傳說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嗎
- 5類人不宜常吃雞蛋 尤其是這種人
- 肚臍的泥摳不得 摳著摳著就有大問
- 一份簡單早餐背后的殺機
- 胃不好應該多吃面條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