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采用中醫(yī)治療慢性鼻炎問
怎樣采用中醫(yī)治療慢性鼻炎
-
-
閔存云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向他提問
中醫(yī)治療慢性鼻炎有多種方法,包括中藥內服(依證型辨證論治,如肺脾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腎陽不足用溫肺止流丹合腎氣丸加減)、針灸治療(體針選迎香等穴平補平瀉,艾灸虛寒型選迎香等穴溫通經(jīng)絡)、穴位貼敷(用含白芥子等藥的藥膏貼迎香等穴通利鼻竅)、推拿按摩(鼻部按摩按揉迎香等,頭部頸部按摩調氣血),特殊人群如兒童、孕婦、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項。
一、中藥內服
中醫(yī)會根據(jù)慢性鼻炎患者的不同證型進行辨證論治。例如肺脾氣虛型,常見癥狀有鼻塞時輕時重、鼻涕清稀等,可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進行調理,該方具有補益脾肺之氣的作用,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其中一些藥物成分能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改善鼻黏膜的狀態(tài)。而腎陽不足型,多表現(xiàn)為鼻竅不通、形寒肢冷等,可選用溫肺止流丹合腎氣丸加減,腎氣丸有溫補腎陽的功效,有助于改善因腎陽不足導致的鼻竅功能異常。
二、針灸治療
1.體針:常選取迎香、印堂、合谷、風池等穴位。迎香為治療鼻病的局部要穴,針刺迎香穴可起到通利鼻竅的作用;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jīng)原穴,“面口合谷收”,針刺合谷能調節(jié)面部及鼻部的氣血運行;風池為足少陽膽經(jīng)與陽維脈交會穴,可祛風散寒、通利鼻竅。一般采用平補平瀉的手法,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操作。
2.艾灸:對于虛寒型的慢性鼻炎患者,可選用艾灸。常用穴位有迎香、足三里、關元等。艾灸具有溫通經(jīng)絡、散寒補虛的作用,通過溫熱刺激穴位,能改善鼻竅的陽氣不足狀況。例如艾灸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合穴,艾灸此穴可補益脾胃之氣,脾肺之氣充足則有助于鼻竅功能的恢復。
三、穴位貼敷
常用的藥物有白芥子、細辛、甘遂等組成的中藥復方制成的藥膏。將藥膏貼敷在迎香、肺俞、脾俞等穴位上。穴位貼敷利用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以及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起到通利鼻竅、調節(jié)臟腑功能的效果。一般貼敷時間根據(jù)患者的皮膚耐受情況而定,通常為數(shù)小時,對于兒童等皮膚較為敏感的人群,需密切觀察貼敷后的反應,避免引起皮膚過敏等不適。
四、推拿按摩
1.鼻部按摩:患者用雙手食指或中指輕輕按揉迎香穴,每次按揉1-3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可起到通利鼻竅的作用。還可以用雙手拇指從印堂穴開始,向上推至神庭穴,再向兩側分推至太陽穴,反復操作數(shù)遍,能促進鼻部氣血流通。
2.頭部及頸部按摩:按揉風池穴、天柱穴等頸部穴位,以及百會穴等頭部穴位,通過調節(jié)頭部及頸部的氣血運行,間接改善鼻部的氣血供應,緩解鼻塞等癥狀。對于兒童進行推拿按摩時,手法要輕柔,力度適中,避免用力過猛造成不適。
特殊人群注意事項
兒童慢性鼻炎患者在采用中醫(yī)治療時,要特別注意手法的輕柔以及藥物的溫和性。例如穴位貼敷時,所選藥物要避免刺激性過強,貼敷時間不宜過長,密切觀察皮膚反應。孕婦進行針灸推拿等中醫(yī)治療時需謹慎,某些穴位的刺激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等不良后果,應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由專業(yè)醫(yī)生根據(jù)孕婦的具體情況權衡利弊后選擇合適的中醫(yī)治療方法。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衰退,在進行中醫(yī)治療時,要注意治療的強度和頻率,如艾灸時要防止燙傷皮膚,針灸的刺激強度也應適當調整,以患者能耐受為宜。
本文由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局鞒謩?chuàng)作,著作權屬于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
-
高血糖能吃紅薯嗎
高血糖患者在飲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飲食,...
- 傳說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嗎
- 5類人不宜常吃雞蛋 尤其是這種人
- 肚臍的泥摳不得 摳著摳著就有大問
- 一份簡單早餐背后的殺機
- 胃不好應該多吃面條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