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代謝性骨病、腎上腺疾病以及垂體疾病等內分泌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診療
向 Ta 提問
李志臻,男,副主任醫(yī)師,副教授,1999年畢業(yè)于河南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系,2006年在中山大學獲得內科內分泌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鄭州大學一附院內分泌科工作至今。2010年至2011年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內分泌科進修一年。
擅長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代謝性骨病、腎上腺疾病以及垂體疾病等內分泌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診療,熟悉內分泌疑難雜癥和危重患者的診療,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發(fā)表論文近20篇,多為核心期刊,參編著作1部,獲科技進步獎1項。
展開-
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嚴重嗎
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嚴重程度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不及時治療可引發(fā)甲狀腺功能亢進危象等嚴重并發(fā)癥,對身體各系統(tǒng)有影響,特殊人群患病情況復雜,不過規(guī)范治療可控制病情,治療方法有抗甲狀腺藥物、放射性碘及手術治療等。 從對身體各系統(tǒng)的影響而言,心血管系統(tǒng)方面,長期甲狀腺功能亢進可導致心臟擴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研究表明,Graves病患者發(fā)生心房顫動等心律失常的風險明顯高于正常人群。骨骼系統(tǒng)方面,會引起骨質疏松,增加骨折的風險,尤其是絕經后的女性患者,由于本身存在骨質疏松的易患因素,加上Graves病的影響,骨折風險進一步升高。 對于特殊人群,孕婦患有Graves病時情況較為復雜。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可能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fā)育,導致胎兒生長受限、早產、流產等。而老年患者患Graves病時,臨床表現(xiàn)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視,病情進展可能更為隱匿,但一旦出現(xiàn)問題,往往病情較重,治療也相對棘手。 總體來說,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有一定的嚴重性,但通過規(guī)范的治療,大多數(shù)患者可以控制病情,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恢復正常生活。治療方法包括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放射性碘治療和手術治療等,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5-09-16 13:45:03 -
無糖口香糖吃了血糖會升高嗎
正常情況下無糖口香糖吃了血糖一般不會明顯升高,因其用非糖類甜味劑代替糖類,這些甜味劑少被吸收利用不致血糖波動,但特殊人群需注意,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有其他潛在影響,兒童也不建議過量食用,仍要以健康飲食習慣為主。 從科學依據(jù)來看,有研究表明,非糖類甜味劑在體內的代謝途徑與糖類不同,不會像葡萄糖等糖類物質那樣被迅速吸收進入血液循環(huán)從而導致血糖升高。例如,阿斯巴甜在人體內會被分解為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等物質,這些物質的代謝過程不會直接影響血糖水平。 不過,對于一些特殊人群需要注意,比如本身有血糖調節(jié)異常的人群,雖然無糖口香糖相對安全,但也不能完全掉以輕心。因為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可能存在個體差異,而且長期大量食用無糖口香糖也可能存在一些其他潛在影響。例如,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大量攝入某些非糖類甜味劑可能會對腸道菌群產生一定影響,而腸道菌群的變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影響機體的代謝功能,但這種影響與血糖升高的直接關聯(lián)還需要進一步更深入的研究來明確。對于兒童群體,由于其身體代謝等功能還在發(fā)育中,雖然無糖口香糖一般相對安全,但也不建議過量食用,還是要以健康的飲食習慣為主。
2025-09-16 13:38:09 -
飯后哪三個動作降血糖
飯后通過慢走、站立、深呼吸等方式有助于控制血糖,不同年齡段和有特定疾病人群需注意相應要點,如年輕人可適當加快慢走速度和延長時間,老年人慢走要步伐穩(wěn)健,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運動強度要適中;餐后站立一般10-15分鐘,老年人需人協(xié)助,糖尿病患者伴下肢水腫等要調整站立時間;不同人群餐后深呼吸要注意幅度和頻率等。 餐后站立 餐后短暫站立也對血糖控制有一定幫助。站立時身體的能量消耗會有所增加,能促進胃腸蠕動,同時也有利于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一般餐后站立10-15分鐘較為適宜。對于老年人來說,站立時要有人在旁協(xié)助,防止因站立不穩(wěn)而跌倒;對于糖尿病患者伴有下肢水腫等情況時,站立時間不宜過長,需根據(jù)自身身體狀況調整。 餐后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調節(jié)自主神經系統(tǒng)功能,進而影響血糖代謝。有研究發(fā)現(xiàn),餐后進行深呼吸練習,每次深呼吸持續(xù)5-10秒,重復10-15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穩(wěn)定血糖。不同年齡的人群都可進行,兒童在家長引導下進行簡單的深呼吸;對于患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人群,要注意深呼吸的幅度和頻率,避免因過度深呼吸導致呼吸不適。
2025-09-16 13:32:48 -
山藥糖尿病人能吃嗎
糖尿病患者能吃山藥,但要注意適量并合理安排。山藥含碳水化合物等,其膳食纖維可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可作主食替代品,每次宜控在100克左右;老年患者注意烹飪方式,年輕患者遵循適量且結合運動量,合并胃腸道疾病者依耐受情況定食用量。 研究表明,山藥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平穩(wěn)血糖。糖尿病患者食用山藥時,可將其作為主食的替代品,減少其他精細主食的攝入。例如,將山藥蒸熟后,替代部分米飯等主食。一般來說,每次食用山藥的量控制在100克左右比較合適。 對于糖尿病患者中的特殊人群,如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消化功能可能有所減退,更要注意烹飪方式,盡量選擇蒸煮的方式,避免油炸等方式處理山藥,以免增加油脂攝入,影響血糖控制和整體健康。而年輕的糖尿病患者在食用山藥時,也要遵循適量原則,同時結合自身的運動量等情況來調整飲食總量。另外,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胃腸道疾病,食用山藥時要根據(jù)自身胃腸道耐受情況來決定食用量,因為過多食用山藥可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
2025-09-16 13:27:21 -
甲減可以吃榴蓮嗎
甲減患者可適量吃榴蓮,成年甲減患者血糖等指標良好時可每天吃少量,兒童甲減患者吃榴蓮需在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指導下控制攝入量,且要保證整體飲食營養(yǎng)全面以滿足生長發(fā)育需求,若甲減患者合并肥胖、糖尿病等需控制榴蓮攝入量避免體重增加或血糖波動。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項 成年甲減患者:一般來說成年甲減患者在血糖、體重等指標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可以每天吃少量榴蓮,比如每次吃50-100克左右,同時要注意將榴蓮帶來的熱量計入全天總熱量攝入中,保持熱量攝入與消耗的平衡。 兒童甲減患者:兒童甲減患者的飲食需要更加謹慎,因為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對營養(yǎng)的均衡性要求更高。如果兒童甲減患者要吃榴蓮,需要在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進行,控制攝入量,避免因為榴蓮的高糖分等因素影響正常的生長發(fā)育以及甲狀腺功能相關指標的穩(wěn)定。同時要確保整體飲食中營養(yǎng)全面,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其他營養(yǎng)素的充足供應以滿足兒童生長發(fā)育需求。
2025-09-16 13: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