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這些人群是創(chuàng)傷弧菌感染的高危群體:需格外注意
1.肝病患者
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臟疾病的人群,由于肝功能受損,身體的免疫功能下降,無法有效抵抗細菌的侵襲,感染創(chuàng)傷弧菌后病情進展更快,病死率也更高。
2.免疫力低下人群
除肝病患者外,患有糖尿病、惡性腫瘤、艾滋病等疾病的人群,以及接受過器官移植、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人群,免疫力也相對較低,容易受到創(chuàng)傷弧菌的感染,且感染后的治療難度較大。
3.有皮膚傷口人群
無論是否有基礎(chǔ)疾病,只要皮膚存在傷口,尤其是未愈合的傷口,接觸到受污染的海鮮或海水后,感染創(chuàng)傷弧菌的風險都會大大增加。
五、預防創(chuàng)傷弧菌感染:這些措施要做好
1.處理海鮮時做好防護
在處理海鮮前,要檢查手部是否有傷口,若有傷口,應(yīng)先做好包扎,戴上手套后再進行操作。處理過程中,要避免被海鮮殼或刀具劃傷,若不慎受傷,應(yīng)立即用清水沖洗傷口,并用碘伏等消毒劑進行消毒,必要時及時就醫(yī)。
2.確保海鮮徹底煮熟
食用海鮮時,一定要確保海鮮徹底煮熟煮透,尤其是貝類海鮮,要加熱到外殼張開,內(nèi)部肉質(zhì)完全熟透,避免食用生海鮮或未煮熟的海鮮。烹飪后的海鮮要及時食用,避免長時間存放,若需存放,應(yīng)密封冷藏,并在食用前再次加熱。
3.高危人群減少接觸
肝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等高危群體,應(yīng)盡量避免到海邊游泳、趕海,減少接觸海水的機會。在購買海鮮時,也要注意選擇新鮮、來源可靠的海鮮,處理海鮮時更要做好防護措施,必要時可避免自行處理海鮮。
創(chuàng)傷弧菌雖然致命,但只要我們充分了解它的特性、感染途徑和預防方法,做好日常防護,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在享受海鮮美味的同時,一定要將安全放在首位,避免因一時疏忽而引發(fā)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