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溝斜疝和直疝有哪些鑒別方法問
腹股溝斜疝和直疝有哪些鑒別方法
-
-
王曉輝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 向他提問
腹股溝斜疝與腹股溝直疝可從解剖位置、突出途徑、疝塊外形、回納疝塊后壓迫深環(huán)試驗、精索與疝囊關系、疝囊頸與腹壁下動脈關系鑒別,斜疝經腹壁下動脈外側的腹股溝管深環(huán)突出等,直疝經腹壁下動脈內側的直疝三角區(qū)突出等,具體有各自不同表現來區(qū)分二者。
腹股溝直疝:疝囊經腹壁下動脈內側的直疝三角區(qū)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經過內環(huán),也不進入陰囊。多見于老年男性。老年男性隨著年齡增長,腹壁肌肉、腱膜等組織退變,肌肉力量減弱,直疝三角區(qū)薄弱,容易發(fā)生直疝。
突出途徑鑒別
腹股溝斜疝:有特定的經過路徑,即從內環(huán)突出,經過腹股溝管,再從皮下環(huán)突出,部分可進入陰囊。其突出路徑相對有規(guī)律性,在檢查時可通過觸摸等方式感知疝囊的走行路徑特點。
腹股溝直疝:是直接從直疝三角區(qū)突出,沒有像斜疝那樣經過腹股溝管的過程。直疝三角的構成是腹壁下動脈、腹直肌外側緣和腹股溝韌帶。當腹內壓增高時,腹腔內容物經此三角突出形成直疝。
疝塊外形鑒別
腹股溝斜疝:疝塊呈橢圓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狀。兒童患者的疝塊可能相對較柔軟,而成年患者根據疝內容物的情況,疝塊質地等可能有所不同。如果是腸管等內容物,疝塊可能有一定的彈性等特點。
腹股溝直疝:疝塊呈半球形,基底較寬。由于直疝是直接突出,其外形相對較為規(guī)則的半球狀,疝塊通常不進入陰囊。老年男性患者的直疝塊,因老年腹壁情況,可能疝塊相對較軟,但基底寬是其明顯的外形特征。
回納疝塊后壓迫深環(huán)試驗鑒別
腹股溝斜疝:回納疝塊后,用手指壓住腹股溝管深環(huán),讓患者站立或咳嗽,疝塊不再突出;若移去手指,則疝塊可突出。這是因為斜疝的疝囊經過深環(huán)突出,壓迫深環(huán)后阻斷了疝囊的來源,所以疝塊不再突出。
腹股溝直疝:回納疝塊后,壓住腹股溝管深環(huán),囑患者站立咳嗽,疝塊仍可突出。因為直疝是從直疝三角突出,深環(huán)的壓迫不影響其從直疝三角突出的路徑,所以疝塊仍會突出。
精索與疝囊的關系鑒別
腹股溝斜疝:精索在疝囊后方。當發(fā)生斜疝時,疝囊位于精索的后方,在檢查時可觸摸到精索與疝囊的這種位置關系。
腹股溝直疝:精索在疝囊前外方。直疝的疝囊是在精索的前外方突出,通過對精索與疝囊位置關系的檢查可以區(qū)分斜疝和直疝。
疝囊頸與腹壁下動脈的關系鑒別
腹股溝斜疝:疝囊頸在腹壁下動脈外側。這是斜疝的一個重要解剖學特征,通過超聲等檢查手段可以清晰地觀察到疝囊頸與腹壁下動脈的位置關系為外側。
腹股溝直疝:疝囊頸在腹壁下動脈內側。直疝的疝囊頸位于腹壁下動脈的內側,這也是與斜疝鑒別診斷的關鍵要點之一。
本文由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局鞒謩?chuàng)作,著作權屬于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
高血糖能吃紅薯嗎
高血糖患者在飲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飲食,...
- 傳說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嗎
- 5類人不宜常吃雞蛋 尤其是這種人
- 肚臍的泥摳不得 摳著摳著就有大問
- 一份簡單早餐背后的殺機
- 胃不好應該多吃面條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