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上午過去,不少人都指望著午休能“回血充電”,可有時越睡越困,下午工作學習反而更沒精神。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其實,午休并非閉眼躺著就行,睡眠時長大有講究。午休睡多長時間最合適?大量科學研究已經(jīng)揭示了午休的“黃金標準”,掌握正確時長,才能讓午休真正成為恢復(fù)精力的“利器”,快來一起看看吧!
一、為什么睡錯時長會越睡越累?
要弄清楚午休睡錯時長反而疲憊的原因,得從睡眠周期說起。人的睡眠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REM),其中非快速眼動睡眠又細分為淺睡期、輕睡期、深睡期。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約為90-120分鐘。
當午休時間過短,比如只睡了5-10分鐘,身體剛剛進入淺睡狀態(tài)就被喚醒,此時大腦和身體還沒來得及充分放松,醒來后會感覺昏昏沉沉,無法達到休息效果。而午休時間過長,一旦進入深睡期,再被強行喚醒,身體處于“沒睡醒”的狀態(tài),會出現(xiàn)“睡眠inertia(睡眠慣性)”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頭暈、乏力、反應(yīng)遲鈍,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fù)清醒,下午的工作學習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二、科學研究中的午休“黃金時長”
大量科學研究表明,理想的午休時長在20-30分鐘,這個時間段被稱為午休的“黃金標準”。在20-30分鐘內(nèi),人體主要處于淺睡期和輕睡期,此時大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松,身體的疲勞感開始緩解,但還未進入深睡階段。
以哈佛醫(yī)學院的相關(guān)研究為例,研究人員對不同人群的午休情況進行追蹤,發(fā)現(xiàn)每天午休20-30分鐘的人,下午的注意力、反應(yīng)速度和工作效率都明顯高于不午休或午休時間過長的人。這個時長既能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又能避免進入深睡期帶來的困倦感,醒來后精神抖擻,迅速投入到下午的活動中。
三、不同時長午休的效果差異
1、5-15分鐘:短暫打盹,快速提神
如果時間有限,只能進行5-15分鐘的短暫午休,也能起到一定的提神作用。這個時間段屬于淺睡眠初期,大腦皮層開始放松,雖然休息程度有限,但能讓緊繃的神經(jīng)稍作舒緩。就像給大腦按下“暫停鍵”,快速驅(qū)散上午積累的疲勞,適合工作節(jié)奏快、時間緊張的人群。不過,這種短暫午休的效果持續(xù)時間較短,大約能維持1-2小時的清醒狀態(tài)。
2、20-30分鐘:黃金時段,高效恢復(fù)
正如前文所說,20-30分鐘的午休能讓身體在淺睡和輕睡中充分放松,大腦清除代謝廢物,恢復(fù)活力。多項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經(jīng)歷這個時長午休的人,下午的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都有所提升,工作中的失誤率也明顯降低。同時,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得到改善,肌肉緊張感減輕,為下午的活動儲備能量。